3.1.2 複製、改良與創新
醫療器材的選題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要做”Me Too!”、”Me Better!”、還是”Me Only!”的產品。
所謂”Me Too!”,是指做出已在市場上出現的產品,這是台灣廠商的拿手項目,賺的是製造財,也就是上一章所談微笑曲線的中間區域,附加價值較低,但通常較容易入門。做”Me Too!”產品一定要了解現有產品是否有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沒有專利或專利已過期的產品如紗布、棉棒,拼比的是製造know-how,如果有專利保護的產品,並不是不能做,而是要發展自己的專利為產品所用。例如血糖機,同樣一個小小的方盒子都是測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但是不同廠牌的血糖機可能各自有幾十個不同的專利在裏面。所以”Me Too!”的部份可能只有功能,技術部份不一定是”Me Too!”,要依個別產品而定。”Me Too!”產品如果包含自有技術,其附加價值可以向微笑曲線的左方爬升,至於能爬到多高,則要視其築出的專利、技術門檻有多高而定。
“Me Better!” 是指做出的產品比已在市場上出現的產品多一些功能,讓產品更有效能的被使用或有更高的附加價值。例如幾年前流行將血壓計、血糖機加上資料儲存的功能,現在又有一陣讓血壓計、血糖機自動將檢測結果上傳到雲端的熱潮。不過這類的創意往往不容易申請專利,在沒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時,”Me Better!”一段時間後往往很快就被「山寨」,又被打回”Me Too!”的行列。
“Me Only!” 則是指與眾不同的產品,有獨家功能的產品固然是”Me Only!”,同樣功能的產品但有突破性的技術,我們仍然可以視為”Me Only!”。還是以血糖機來做例子,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僅居家血糖檢測這個市場,估計一年就超過百億美元。目前市面上最普遍使用的血糖監測產品仍以侵入式血糖機為主,以採血針在指尖採血,配合使用血糖試紙,經由電化學反應來測量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因指尖採血有引發病患疼痛及可能造成感染的問題,部分糖尿病患並未經常測量其血糖,導致血糖濃度控制不佳。現在已有多家廠商研發非侵入式血糖機,即不必採血即可得知受測者的血糖濃度。這種血糖機雖然與侵入式血糖機功能相同,但是使用的技術完全不同,其技術在開發過程中會詳細規劃專利保護。對受測者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產品,在專利過期之前也不容易被「山寨」,故即使與現有產品功能相同,我們也可稱之為”Me Only!”。這類產品屬於微笑曲線左方區域的產品,可享有很高的附加價值,但要產品賣得出去,才能真正賺到錢,如果沒有經營行銷、通路的能力,也是要將微笑曲線右方這塊蛋糕與有能力的業者分享。
在研發選題時,無論是”Me Too!”、”Me Better!”、或”Me Only!”,都沒有對錯的問題,而是題目選定後,公司要依照產品的性質來制訂發展的策略和資源的投入,這樣才不會發生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的情形。最後要提醒的是,現有產品和現有技術是不是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如何用智慧財產權來保護,有時是決定產品”Me Too!”、”Me Better!”、或”Me Only!”的關鍵。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議題,請參見本章第二節的討論。
3.1.3產品開發不是學術研究
「研發目標是一個產品或服務,而不是發現真理、發表論文、或競逐獎項。」這是一個資深投資者對於醫療器材研發團隊非常重要的提醒。
這種提醒對於別的產業而言看起來像是多餘,但醫療器材研發團隊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愈高階的醫療器材,愈需要具有教學、研究、臨床經驗的資深人員參與,而且他們往往是團隊的領袖。他們最擅長的是將概念「論文化」,而不是將概念「商品化」。筆者曾經參加過投資某醫材公司的評估會議,團隊領袖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學者,他的邏輯很簡單,「我們把技術做出來,怎麼賣是你們的責任。」檢視團隊的研發紀錄,有許多資源是投入在與技術沾上邊的研究,而團隊也因此發表了多篇論文,得到了多項國科會的研究計畫,並與國外的研究機構展開合作。論文發表、國科會計畫和國際合作一定可以加強學者的名聲和後續資源的取得,但是往往會分散了團隊投入產品開發和技術精進的人力及物力資源。
一般的醫療器材公司很少一次募資就可以把產品做到上市,而是達到某些研發里程碑(milestone)時會進行後續的募資活動。研發團隊在選題時,如果沒有把產品開發的目標定義清楚,讓團隊明確其工作的優先順序,可能會讓一個研發團隊陷入過度學術的泥淖中,而在後續募資活動時遭到質疑,這家公司的未來也就岌岌可危了。要注意的是,開發計畫失敗的話,學者們仍然繼續享有論文、計畫和國際合作的成果,投資人則只能含著眼淚,默默地將公司結束,關燈離去。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一)、(二)、(三)、(四)、(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