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知識分享 > 益思讀書會—馬丹‧蓋赫返鄉記(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益思讀書會—馬丹‧蓋赫返鄉記(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2001/12/01

馬丹‧蓋赫(Martin Guerre)的故事,可說是比一般戲劇設想更奇的傳奇經歷。這本書書背後面的說明是這樣的:「1540年代的朗格多克(Languedoc),一位家境富有的農民離棄了妻子和家業 ,多年音訊全無;他回來了—或者說,大家是如此認為——然而,渡過了三、四年愉快的婚姻生活後,妻子卻說她一直被冒牌者蒙在鼓裡,於是讓他接受審判。這個人幾乎說服法庭他就是馬丹‧蓋赫,然而,關鍵時刻,真正的馬丹‧蓋赫現身了。當時立即有兩本撰寫有關這樁案件的書籍,其中之一是由一位當庭的法官所撰。對於此一案件,整個法國評論之聲四起,頂頂大名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亦發表過看法。歷經幾個世紀,討論馳名的冒牌頂替者與「聞名訴訟」的著作裡,反覆地訴說這一案件,而在400年前庇里牛斯山的阿爾蒂加(Artigat)發生此事的那一村莊裡,至今人們對此仍記憶猶新。這樁案件激發出一部劇本、兩部小說、一齣滑稽歌劇和兩部電影。」上述簡單地摘要,已足使人稱奇,而深入本書後,牽涉該事件的當事人(包括審判者)於一定社會背景下,各自型塑且複雜糾葛的心理,尤使人饒感興味。

其實,這個故事情節,許多人可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正證明了好萊塢的影響力,不是一般人所能迴避的。李察‧基爾和茱蒂‧福斯特擔綱主演,中文片名翻譯為「男兒本色」的這部電影,其故事架構,就是脫胎於馬丹‧蓋赫的故事,當然時空背景已經置換為美國中西部拓荒時期,依照常情推斷,故事情節應該是著重於俊男美女盪氣迴腸的浪漫情感(雖然周遭背景跟身份是如此地不適宜,然或許這正是浪漫愛情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而就馬丹‧蓋赫的真實故事而論,浪漫的因子我想也不輸於好萊塢電影,然更為複雜與隱諱,特別是馬丹‧蓋赫之妻—貝彤黛‧德‧荷爾,在整件事件壓力下如何巧妙地自處,並且以她特有的方式,去維護她與「新」馬丹‧蓋赫—亦即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間所謂「私定的婚姻」。很明顯地,依據此本書的考證,兩人之間是有愛情存在的,也正是這個因素,在這樁冒名頂替事件的訴訟過程中,貝彤黛‧德‧荷爾的角色轉換與心理掙扎,構成了一齣特殊的女性心理劇。她是否為一個單純並符合一般想像的,所謂「易受騙的女子」?她最初在受迫的情況下提出訴訟,為何其後卻轉為主動訴追的原告?還有她到底是不是這整件冒名頂替事件的共謀者?她是如何在阿爾蒂加的社會背景與結構下,藉由這樣的方式,自尊且自覺地維護自身的名譽、地位並同時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些心裡轉折與隱諱的情愫,讓同樣身為女性的我,產生一種奇異的共鳴。

此書最值得推崇的,當然是作者不凡的功力。才氣洋溢的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藉由馬丹‧蓋赫此一傳奇的故事,抽絲剝繭地條縷出法國十六世紀基層的社會面貌,諸如婚姻、繼承的慣例及其社會意義,當時的訴訟制度和證據法則等等,特別是當事人以及審判法官之新教背景對其內心衝突的影響,更讓我們瞭解到當時法國社會所潛伏之宗教激流。這本書從歷史學的角度,恰如其份地呈現出出此一傳奇故事所奠基的社會與政治力。身為讀者,思索起事件當事人在社會脈絡下可能的行為與選擇,以及行為後社會或法律所產生的反饋,整個互動式的過程,就好比一盤人與社會精細繁複之對奕棋局,所謂的人生如戲,至此已極。

當然,從自己本身習法的背景而論,本書另外一個引起我興趣的,就是承辦該案的法官—他後來撰寫了「令人難忘的審判」一書,記錄這件冒名頂替案例,而成為考察此一傳奇故事重要文本—葛哈斯對這位驚奇的被告(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複雜的情感,其中甚至參雜了一種奇怪的敬意與同理心(這種同理心乃是源於這名法官傾向新教信仰的背景以及其個人感情與家庭生活的狀態),大家可別忘了,若非真的馬丹‧蓋赫在關鍵的最後一秒返鄉,刑事法院的判決意見顯然會相當地有利於被告,亦即這位傳奇的假冒者。此中更弔詭地體現出,處於嗣後介入事件並且必須從法律甚至道德的角度下判斷的法官,在面臨人世間各種出人意表的紛擾時,終究必須承認,真實的發現是如何地不可測與偶然。這也難怪蒙田會因此事而發出如下的喟嘆:「要瞭解事情的真相是多麼困難,人類的理性是多麼不確定的工具。真實與錯誤的面目相同…。我們對之亦不分軒輊。…因此,寧可遲疑,不要魯莽的肯定,能可六十歲還能維持學員般的行為,而不要在10歲時就讓自己扮演博士的角色。」

就個人情感而言,我對這位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的戲劇天賦及記憶力自是嘖嘖稱奇,他精巧與永恆的經典謊言,確實使他「青史流名」(在這裡只好不相稱地借用這句成語)。他傳奇的事蹟,不禁讓人思索起,人類自我型塑的可能性與極限究竟在哪裡?可以憑空創造一個自己嗎?能否完整地替代別人的生活並且無間隙地融入自己創造或假冒的身份呢?謊言的可能性是否無處不在呢?或許最佳的註腳就是如本書中所引的一段話:「哈德良問道:『什麼世人所不能洞悉的?』艾皮柯蒂斯塔回答到:『他人的內心和想法』」

請輸入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