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智律師
許皓鋐在亞運奪金之後,被記者問到「棋靈王」封號,他的回應是「我沒看過棋靈王。」這個回答也帶出了台灣與日本在圍棋推廣上共同面對的問題,當2003年日本「棋靈王」動畫播出後帶來的台、日圍棋人口大量增加的紅利消失後,隨著圍棋人口中老年化以及少子化趨勢,圍棋該如何推廣?因為筆者小兒有幸進入大安國中圍棋專班就讀,希望從一己的觀察分享一些想法。
一、從Google Trends觀察搜尋熱度
透過Google Trends關鍵字的趨勢,我們可以看到「許皓鋐」在2023年9月24日開始的亞運圍棋男子個人項目,接連擊敗強敵奪金,將搜尋熱度推上最高,但這股熱潮到維持不到一個月,到同年10月29日受邀出席有自由時報報導加持的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稍有回升,接下來則是有國際賽事才有小的波動,包括2024年7月4日許皓鋐成為台灣本土訓練的棋士闖進圍棋領域最重要的世界賽—應氏盃4強的第一人,2024年8月與賴均輔攜手出擊在韓國舉辦的國手山脈盃,均僅有小幅度的波動。這當然是亞運接連戰勝圍棋非官方世界排名Go Ratings前三位朴廷桓、申真諝、柯潔神奇奪金所造成的熱度太高,導致即令作為目前台灣圍棋領域的第一人,仍然無法在亞運之後讓Google Trends產生較大的波動。
對應以「圍棋」作為關鍵字的趨勢圖,同樣受到亞運奪金的影響,大幅拉高搜尋熱度的峰值,但其後的波動如以7月應氏盃、8月國手山脈盃許皓鋐與賴均輔均有好成績,應該對於「圍棋」搜尋熱度還是有一定影響。比較值得觀察的是2024年9月的熱度稍有回升,與亞運奪金後短時間回降的熱度不同,是否有受到賴均輔在韓國國手山脈盃戰勝曾獲世界賽冠軍的范廷鈺、卞相壹、申真諝三人奪得冠軍的短期新聞熱度影響,再接續學校開學的圍棋社團或坊間的圍棋技藝補習班(圍棋教室)資訊的檢索,造成搜尋熱度有感的波動,有賴後續的觀察。筆者借此來談二個議題,一個是如何維持國際競賽成績帶來的熱度,另一個則是作為圍棋運動重要指標的圍棋體育班,所遇到「國際競賽」的法規問題。
二、缺乏專業棋士的運動經紀
筆者作為《當文創遇上法律—讀懂經紀合約書》一書的作者,自然將目光先焦中在「經紀」這個議題上。據了解,作為目前台灣棋業棋士第一人的許皓鋐,並沒有經紀公司或經紀人在背後協助,平時除了參加國內外的圍棋賽事之外,主要的活動即是在原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先生捐助設立的培生基金會所屬海峰棋院精銳隊進行訓練。相較於羽球、桌球等職業運動選手,正值職業運動黃金生涯的許皓鋐,沒有任何商業贊助、代言廣告等,確實令人意外。當然,這應該是許皓鋐本身沒有這個想法,可能更希望將全部心力著重在圍棋專業,不願分心他顧,而不是沒有經紀公司或經紀人願意協助,因為許皓鋐絕對具有相應的商業價值。
然而,像許皓鋐這樣能夠依賴圍棋賽事的競賽獎金即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職業棋士,在台灣或許只有排名前5的職業棋士勉強能夠達到。但當作為職業圍棋的第一人都沒有嘗試與企業界有更多的互動時,其他職業棋士(更遑論業餘棋士)就更難有商業合作的機會(黑嘉嘉除外,將另文討論)。沒有足夠的商業活動,就沒有經紀人才投入圍棋這個領域,也沒有辦法造就「出圈」的圍棋明星。筆者認為沒有專業的經紀公司協助持續創造曝光、洽商適合的商業合作,這是間接導致許皓鋐、賴均輔在國際賽事接連奪金,但總是在賽事過後非常短的期間內,個人搜尋的熱度即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就像奧運的一日球迷一樣,多數的民眾可能連一日圍棋迷都說不上,但職業運動明星與商業的連結,透過經紀與商業的運作,可以讓一日球迷持續地關注該職業運動相關議題,你不一定打羽球或了解羽球規則,但並不妨礙你是戴資穎的粉,甚至更多人可能因為廠商在戴資穎比賽期間也會進行商業行銷,從短期看熱鬧的球迷,變成固定觀賞羽球比賽的球迷。圍棋明星個人的搜尋熱度,其實相當程度會反應圍棋產業的前景。許皓鋐若是希望更多職業棋士被社會各界看見,或是希望台灣有越來越多人學習圍棋,或許在人生棋盤的下一手,可以將找專業的經紀人(公司)將自己的可見度拉高列入優先選點,當圍棋明星個人的可見度夠高,其他職業棋士被社會各界看見的機會就愈高,超級成功的職業棋士應該也能像其他領域職業運動明星,吸引足夠多的圍棋人口。
當然,圍棋明星與其他運動明星一樣,個人生活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知名度帶來的不是只有好處,必然有不方便的地方,這也體現經紀人(公司)專業與否的重要性,除了在生涯規劃需要協助圍棋明星維持圍棋專業與商業活動的平衡之外,也需要注意在各種公開場合以及私領域活動,給予必要的公眾人物應有的訓練與協助,同時協助確保隱私空間。在沒有合適的配套機制,選擇儘量不要在公眾面前曝光,恐怕是大部分優秀的職業棋士自然的選擇。
三、圍棋是競技運動還是文化素養?
圍棋是傳統文化中琴棋書畫的核心,金庸著名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關虛竹破解逍遙派掌門人無崖子擺出的「珍瓏棋局」,可說是華人武俠迷最經典的橋段之一。但正如同四藝中的古琴、書法、繪畫一樣,作為技藝在重視考試的教育體制並不受重視。《棋靈王》在短短數年間將台灣圍棋人口提高至150萬以上,同時期又有張栩、謝依旻在日本棋檀奪得眾多頭銜,2007年周俊勳奪得LG盃冠軍,加上2010年亞運將圍棋納入指定賽事,教育部遂於2008年正式將圍棋納入體育保送甄試的加分項目,開始有圍棋體育班的設置,使得圍棋推廣轉向智力運動,朝競技運動發展。
然而,智力運動畢竟不是傳統概念中的「運動」,在法規實際運作中,受到相當不公平的對待。以圍棋體育班為例,國民體育法第15條第3項規定,「第一項學校設體育班者,每校至少置專任運動教練一人;其每年級均設體育班二班以上者,至少置專任運動教練二人。」但現況設有圍棋體育班的學校,並沒有置專任圍棋運動教練。原因為何?因為沒有專任圍棋運動教練的存在。
依據「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管理辦法」第2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指依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資格審定辦法審定合格,並取得教育部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證書……」而「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資格審定辦法」第2條第2項則規定,「前項運動教練,依國際競賽運動規則所定運動種類,區分為各級各種類運動教練。」問題來了,什麼是「國際競賽運動規則所定運動種類」?這又要到中華民國體育總會網站的「運動規則」查找,網站「運動規則」項下再將運動種類分為「亞奧項目」與「非亞奧項目」,神奇的事情來了,2010亞運女子圍棋團體奪銅(黑嘉嘉參與女子團體及混雙)、2023年許皓鋐男子個人奪金,並沒有列在亞奧項目,這可以理解為因為圍棋非固定比賽項目,但居然圍棋也沒有被列在非亞奧項目(同樣是棋類比賽,西洋棋則列在非亞奧項目),這就代表圍棋不可能是「國際競賽運動規則所定運動種類」,結果就是也不可能有相應的運動教練,設有圍棋體育班的學校,也不可能聘任專任圍棋運動教練,就算是許皓鋐也不符合資格。
雖然許多人因為AI已完全擊敗人類智慧最高展現—圍棋,但台灣圍棋界實際上亦受益於AI時代來臨,高階的職業棋士不再受限於台灣環境而可自行透過AI訓練,透過網路與國際頂尖高手對奕,許皓鋐、賴均輔相信激勵許多已經在圍棋領域的人們,台灣與中、韓的落差逐步縮小中。圍棋推廣走向競技運動的趨勢不可避免,若是再以傳統的文化素養看待[1],而不去檢視其作為競技運動需要在心、體、技各方面有其專業訓練的需求,需要圍棋專業教練的培育與官方審定機制,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教育部長期忽視圍棋專業運動教練,自然對於圍棋運動的推廣是不利的,而專業運動教練也可能是圍棋人生涯發展的一種可能性,希望在思考許皓鋐亞運奪金之後,圍棋的下一步,可以將校園圍棋運動推廣困境也納入考量。
四、小結
國際競賽的冠軍固然重要,但亞運這種跨領域的國際賽事,才能明顯有感的提升圍棋與參賽棋士的關注度,單一領域的圍棋國際賽事,或許圍棋界的人士很重視,但並沒有辦法將影響力擴及到更多的受眾。然而,大多數職業運動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單一運動領域重要的國際賽事即令參賽選手有好成績,都未必能打動非該領域的民眾,但職業運動明星則不同。若要維持圍棋較高的社會關注,結合運動經紀打造職業運動明星,才能吸引更多的圍棋人口,並吸引原先對於圍棋領域並不熟悉的企業投入,短期的新聞熱度必須要經過商業的轉化,才能真正發揮對圍棋圈以外的人的推廣作用。
長期來看,圍棋推動當然不能只以職業棋士作為唯一出口,承接台灣學圍棋孩子們重要機制的圍棋體育班,是圍棋兼具競技運動與文化素養的最佳實踐,相關法制自然應該要重新檢視。圍棋體育班讓這些孩子在台灣升學壓力最大的國、高中階段,仍有機會持續接觸圍棋,保持對圍棋的興趣,日後即令不在職業圍棋的路上,也能在各行各業各得其所,進而反饋圍棋領域。現在願意贊助台灣職業圍棋賽事或訓練的企業,也多數是企業主個人對於圍棋的興趣與熱忱,圍棋體育班的學生就是一顆顆撒向社會的種子。
[1] 這並不表示圍棋在文化素養方面的特質不重要。2024年8月29日,日本年齡最大的職業棋士97歲杉內壽子交手15歲張心治(張栩的女兒,木谷實家族的第4代),創下高達82歲的年齡差,這在其他職業運動的領域大概不可能出現,而能夠一生在圍棋領域堅持下去,文化素養絕對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