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跳到頁尾
最新消息
News
關於益思
About
專業領域
Practices
專業團隊
People
知識分享
Article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TW
首頁
>
著作權
articles
知識分享
著作權
人工智慧對於著作權法制可能的衝擊(下)
二、透過AI處理網路侵權的可能-以通知、取下機制為例 除了AI創作的成果是否受著作權保護的議題外,人工智慧在著作權領域的應用最相關的著作權法制,無疑是美國DMCA第512條以下針對網路侵權行為處理所建立的通知、取下機制。 透過內容特徵比對的機制,由電腦系統自動針對圖片、影音內容等進行侵權比對,再針對比對的結果對於網路服⋯
賴文智律師
王文君研究員
2019/03/21
跨境商務之著作權保護策略
台灣的文創產業經過多年來努力,不止國內屢屢掀起風潮,在華人世界甚至亞洲市場也已初見成效。例如,在台灣具有高知名度的插畫「馬來貘」,已經登上日本西武鐵道公司的彩繪列車,不但使相關商品熱賣,也發揮文化親善大使的積極作用。另一個在Line上炙手可熱的虛擬角色「臭跩貓」,更在2017年跨入泰國市場,一推出泰文版貼圖就站上付費貼⋯
劉承慶律師
2019/02/11
學會如何判斷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著作權法制中最奇妙的一個設計。制度本意,是為了在保護私權之餘,還能「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這是著作權法第一條所說的立法目的)。但其結果,卻是誘發了更多利用人與權利人之間的衝突。究其原因,大抵是因為法律規定極度抽象,而著作的利用人與權利人的思考各有本位,以至於對利用行為是否構成合理使用,有了南⋯
劉承慶律師
2018/05/22
數位時代的著作權法大翻修(下)
三、著作財產權限制明確化但合理使用他人著作風險仍高 從保護利用人的角度來看,本次修法最重要的方向有二,一是檢視既有的著作財產權限制規定(即第44條至第63條),將透過網路利用著作而著作權人應該容忍的行為(即利用人無須取得授權)加以規範(即過去通常只處理「重製」,修正草案增加許多得「公開傳輸」的規定),另外一個就是將著作⋯
賴文智律師
2018/03/02
數位時代的著作權法大翻修(上)
2017年10月26日行政院院會通過著作權法全文修正草案,乃是近20年來修修補補的立法歷程後,首次全盤檢討修正,主要即為因應數位及網路時代,著作權的保護與利用環境的改變,配合國際條約的立法趨勢進行調整。由於未來著作權法變動幅度相當大,以下即由數位及網路環境的角度,針對國內企業未來需要注意因應的事項加以說明。 一、著作權⋯
賴文智律師
2018/03/02
如何擬定著作權授權協議
在這個工具普及,創意爆發,人人皆為創作者的時代,就如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所預言,「人人都可成名十五分鐘」。 不過,有了讓創作者成名在望的作品,還要有技巧地安排與控制如何將作品授權給他人使用。釋出的權利太多,可能傷害創作者應得的利益;釋出的權利太少,作品不易流通,創作者的能見度也難以提高。 正因為授權的分寸難拿捏,絕大部⋯
劉承慶律師
2017/10/11
從「無間道CD-PRO2」、「一顆饅頭引發的血案」到「谷阿莫」
或許不少讀者對於谷阿莫被告侵害著作權的新聞事件還蠻關注的,坦白說,個人認為谷阿莫在做的事情,比較像是以自己詼諧的角度,利用剪輯電影或影集部分畫面製作摘要。從第52條合理引用的規定來看,比較不是第52條所稱「引用」的行為,而要回到著作權法第65條第2項「其他合理使用」的情形,依據該項所定4款基準等進行綜合判斷。個人常常說⋯
賴文智律師
2017/04/26
淺談個人創作網路影音的著作權問題
Youtube的出現,改變了網路媒介的生態,載歌載舞的影音視頻開始取代靜態的文字照片;方興未艾的直播平台,進一步降低了網路影音的門檻,一旦上線登錄,你我都可以成為網路世界的最佳男女主角,從鏡頭步入手機,再由手機走向世界。 影音視頻融合多種著作 個人創作影音的技術門檻,如今是大大降低了。但不論是一心想成為網紅網美的專業玩⋯
劉承慶律師
2017/03/24
著作權法對於「表達」保護的界限—重新創作的鯉魚彩繪樓梯OK嗎?
這幾年來台灣各地各種彩繪引發的著作權爭議不在少數,但因為彩繪就是吸引人,所以,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單位、社區組織,都還是前卜後繼地投入。當然,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若是將他人卡通人物等彩繪到牆面甚至是車體上,除非是一般個人自己的學習、塗鴨,只要是有意為之,並以之作為吸引民眾到訪、駐留之用,都會涉及重製權或改作權的侵害。 下述這⋯
賴文智律師
2016/05/14
1
...
4
5
6
7
8
...
10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熱門標籤:
著作權
人工智慧
營業秘密
法律顧問
律師